贵州食品工业网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会议资讯 | 2020年贵州省石斛产业推进大会在锦屏召开

文章来源:锦屏县人民政府网      发布日期:2020-06-22     



      激情六月,骄阳似火。清水江畔树木葳蕤,鲜花盛开,芳草碧绿,生机勃勃。

      6月21日,2020年贵州省石斛产业推进大会在锦屏召开。

      贵州省副省长王世杰出席会议并讲话,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吕劲松主持会议,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浙江农林大学斯金平教授出席会议并作发言,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昌鹏通报全省石斛产业发展情况,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锦屏县委书记毛有智,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杨承进,锦屏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明波等领导出席会议。

      王世杰在讲话中指出,召开2020年贵州省石斛产业推进大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孙志刚书记5月12日在听取全省中药材产业专题汇报上的重要指示精神,交流石斛产业发展中的经验做法,分析研究石斛产业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全省石斛产业重点工作任务,推进我省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世杰强调,发展石斛产业,是贵州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必然选择,是贵州省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是适应消费升级的迫切需要。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准确把握石斛产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从有利条件看,内生原动力、外部推动力形成对石斛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产业发展高位推动、自然资源禀赋优异、政策取得重大突破等在大力推动石斛产业的发展;从发展挑战看,虽然贵州省石斛产业发展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于有利条件,要牢牢把握;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深入剖析、查找根源,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加以破解。要抓住重点,全力推进我省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种植规模,巩固近野生石斛大省强省地位;要加强石斛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保护,设立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继续推进实施好石斛产业资金科研项目,加强科技研发,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要提升种植基地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建立生产可追溯制度,建设优质种苗基地等,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要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强特色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积极开拓销售市场,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延伸产业链,提升石斛产业化水平;加强品牌设计规划,加大宣传推介,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贵州石斛知名度;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畅通融资渠道,狠抓责任落实,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杨昌鹏通报全省石斛产业发展情况时说,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产业革命决策部署,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坚持抓具体抓深入,推动石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5月底,全省石斛种植面积15.95万亩,较2019年底新增种植2.03万亩,完成2020年新增种植3.5万亩目标任务的58%;石斛干花产量123.55吨(其中铁皮石斛10.03吨、金钗石斛113.52吨),鲜条产量8097.73吨(其中铁皮石斛1002.73吨、金钗石斛7095吨),产值21.61亿元。石斛近野生种植面积、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和金钗石斛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

      会上,省林业局通报了2019年石斛科研进展与成果;锦屏县人民政府、赤水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乐清市荆山石斛投资有限公司、贵州铁枫堂公司、荔波县启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交流发言;贵州大学、铁皮石斛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分别授予锦屏县“贵州大学石斛教学科研实训基地”“全国近野生石斛示范基地”。贵州大学与锦屏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锦屏县人民政府还分别与广州温州商会、上海洪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浙江雁荡山生态铁皮石斛开发有限公司、浙江铁枫堂食品饮料公司、重庆渝浙酒业有限公司、雁荡山越青贡白酒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参会人员还深入锦屏县三江镇菜园村便团近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铜鼓镇铁皮石斛“五林经济”基地,敦寨镇龙池多彩田园铁皮石斛三产融合和新成果新产品新成果展示基地等地实地观摩。

      据了解,锦屏是全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林业试验区,是全国 33 个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近年来,锦屏县立足 182.6 万亩林地资源优势,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秉持“林农文旅融合,一二三产联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铁皮石斛产业。锦屏县重点打造锦屏县万亩林业(石斛)综合产业园、龙池石斛田园综合产业园、三江便团石斛种植产业园,探索出杉木、松木、梨树等贴树近野生种植铁皮石斛模式,目前,已完成种植铁皮石斛11000多亩。同时发展树下套种中药材、树中养蜂的“林中生态经济”,其中,中药材种植91000亩,养殖蜜蜂7000箱,村民通过就近就业增收,“守着青山过穷日子”的状况逐步改善。